坐月子是產后必須的儀式性行為,坐月子是協助產婦順利度過人生轉折,因為嬰兒產出讓身體、生活有所改變,產婦趁此機會發泄累積的不平情緒,消除長期積勞,調養好身體,促使身體機能盡快恢復.
英國產婦 產后毫無禁忌
倫敦時間7月23日下午,產后27小時的凱特王妃與威廉王子抱著英國皇室的新生兒走出醫院,向圍觀的群眾和媒體打招呼.這種與中國傳統的坐月子截然不同的大膽行為.
在國外生孩子就沒有像在中國一樣坐過月子,生完孩子后,護士就帶著她去洗澡了,生完孩子后因為沒有老人照顧,所以就沒有特別按照中國傳統坐月子的規矩來做,看見很多英國產婦生完孩子后沒幾天就帶著孩子出門曬太陽,于是她自己也跟著這樣做.英國產婦在產后毫無顧忌可言,也沒有什么恢復身體的秘方.英國醫生只是告訴產婦在兩個星期后,回到醫院檢查宮口是否恢復正常,此外就沒有其他的建議和要求了.
英國人傳統上認為,產婦在分娩后需要在家休息15天.但如今,多數英國家庭更愿意相信,孩子出生后產婦就自由了,醫生對于產婦的休息和飲食也沒有特別的限制.不少產婦在分娩后不久就帶著孩子去親戚好友家串門,或是出門逛街采購.之所以這樣做,另一個原因是英國的父母很少幫忙照看產婦和嬰兒,不管是父母還是公婆,一般都是看望一下而已.
中國產婦 坐月子禁忌多
傳統中醫認為,一般情況下,中國人的骨節是閉合的,而產后,隨著骨盆的打開,產婦全身上下的筋骨腠理都處于一種開放松弛的狀態.這時,風寒就容易趁虛而入,通過張開的骨節進入人體內.月子結束時,產婦的骨盆和全身的筋骨腠理都會逐漸恢復到正常的閉合狀態.那么,坐月子期間進入體內的寒邪就會隨之被閉鎖在體內,從此留下嚴重的后患.
產婦在在生孩子時不僅需要很用力,而且往往出血較多,導致陰液虧損.失血過后,氣就虧了;氣虛的話,女性就容易怕冷,大量出虛汗,并伴有無力感,所以需要特殊照顧慢慢調養.至于需要一個月,是因為婦女來月經的周期一般是28天,相當于陰歷的一個月,一般通過一個月經周期的循環,氣就補上來了.
中西方產婦的各種差異
體質差異
亞洲人的體質與歐美人不同,這與飲食結構有關.歐美人從小就吃牛肉、喝牛奶,攝取各種高蛋白營養,陽氣偏盛,所以產婦生完孩子后更容易修復.從體質上說,西方人的火熱濕性很重,陽氣足,火氣大,修復功能強,有更充足的機會驅逐寒氣,所以不太怕寒邪.但中國人尤其是女性,從小吃谷類多一些,陽氣偏弱,就需要養.坐月子是中國古人流傳下來的養身習慣,而且無數事實證明,這種養身是完全必要的.
很多英國婦女在年老以后得關節性疾病的人很多,這其實與產后的保養是有關系的,但英國產婦們對這樣的病因存在是可以理解的.
文化差異
英國人從小到大都是以肉食為主食,而中國人則喜歡葷素搭配,這樣就導致二者在體質上的差異很大;英國人無法接受“坐月子”,還因為在生殖文化上和中國人看法不同,英國人不相信在產后一個月的各種調養和休息就可以讓產婦百病全消,他們更愿意相信,產后通過鍛煉逐步恢復體質,這也是為什么英國法律允許女性在懷孕年后擁有6個月產假,就是因為媽媽們可以有充分的時間休息鍛煉.
而中國有句老話說“月子里的病,月子里治”.意思是上次坐月子時得的病,只能待到下次坐月子時才能進行醫治.因為只有到下次坐月子時,人全身的骨節才能再次打開,達到自然松開的狀態.趁此機會,將上次遺留的病給祛除.所以,中國產婦就把“坐月子”看的很重,月子期間一切都會很謹慎,以免留下病根.